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除了侠义精神,金庸的《天龙八部》还告诉了我们哪些处世道理?

除了侠义精神,金庸的《天龙八部》还告诉了我们哪些处世道理?-第1张-游戏资讯-丘大网

武侠小说属于通俗文学作品,这就意味着它本身带有迎合市场、愉悦观众的性质。相对于严肃文学和纯文学作品而言,通俗文学更加感性。好的作品犹如大浪淘沙,能被观众喜爱的作品绝不仅仅因为它有趣味,作品本身的积极意义更加重要。

作为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无疑是成功的。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在读过金庸的众多作品后,我们能从他的笔下看到他渊博的学识。金庸用他的笔触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由历史、政治、哲学、儒家、佛学交织的武侠世界,武侠世界立于江湖之上,江湖里少不了血雨腥风。

在《天龙八部》中,我们能够看到侠之大者乔峰,义气当头的段誉和虚竹,忠心耿耿的褚万里、傅思归、朱丹臣等一众家臣。然而无论是武侠还是江湖,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都有些遥远,那么立足于现实生活的我们,除了侠义精神之外,又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哪些处世道理呢?

一、 对于爱情,思想上可以美化,现实中一定要清醒

《天龙八部》中有两个痴儿,分别是段誉和游坦之。

段誉对王语嫣的爱就像是被人下了降头,一见到她,段誉就变得痴痴傻傻,全然不把别人的取笑、讥讽放在心里,即使王语嫣对他不理不睬,他也不以为意。王语嫣在段誉心里是"神仙姐姐",明知她心有所属,为了让她开心,他甘愿赴汤蹈火。

游坦之对阿紫的感情已经不能用着迷来形容,更像是毒火攻心。阿紫是毒,她活得狠辣自私,根本不在乎善恶。这种毒就像是游坦之身上的冰蚕一样,让他摆脱不得,无药可救,丧失理智,为之疯狂。

段誉对王语嫣,他一心想让她幸福,甚至不敢肖想,只恨不得把她当作神仙来侍奉。游坦之对阿紫,他是觉得自己不配,可又想要占为己有。这两个男人都没有把王语嫣和阿紫当作"人"来爱,在他们眼里,王语嫣和阿紫都是浑身散发着光的。

我们经常说"距离产生美",这句话的实质意思是"距离可以让人有联想的空间"。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先动心的人更容易自卑,因为被爱的人被他们放在了一个高于自己的位置。有了距离,才会有美化的存在,我们最初爱上的那个人并不是对方本身,而是经过我们美化的对方。

没谈恋爱之前,因为双方保持着距离,所以美化在加深,爱也在加深。一旦开始谈恋爱,我们就会发现对方身上的光芒在一点点消散,当光芒褪去,还能爱便是真爱,接受不了,便是"爱情逝去"。这是因为得到了,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被美化的对方,所以才能看清最真实的对方。

遗憾的是,段誉没有得到王语嫣的心,游坦之也没有得到阿紫的心。他们始终把对方放在高于自己的位置,为对方的一颦一蹙而担忧难过,越是求不得,越是痴念。段誉在《天龙八部》的结尾幡然醒悟,他知道自己把王语嫣和无量玉洞里的玉像搞混了,从一开始就中了心魔。王语嫣最后选择回到慕容复身边,段誉也能坦然接受这个事实。游坦之是悲惨的,直到死去,他也没有醒悟。

二、 对于亲情,过去的遗憾无法弥补,人活着要学会和自己和解

《天龙八部》中有很多人都不是生长在健全的家庭。

乔峰生长在养父母家里,七岁时第一次杀人,十六岁加入丐帮,到和萧远山相见,他一直漂泊在江湖。木婉清被亲生母亲木红棉隐瞒身世,直到遇见段正淳,她才知道自己还有个父亲。阿朱阿紫被亲生父母遗弃,段正淳明知世上有个女儿,也不曾找过她。王语嫣生活在岛中,只有跋扈严厉的母亲管着她。段誉和钟灵看似父疼母爱,可段誉的母亲是居住在道观,钟灵的"父亲"丑陋、敏感、凶狠、自卑。虚竹以为自己是个孤儿,却在一个时辰之内见到了亲身父母,又转瞬间丧失双亲!

可是这些人,在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后,还是张口叫出了"爹爹",就连善恶不分的阿紫都心无芥蒂地叫了阮星竹"妈妈"。木婉清对段誉一腔深情,本以为可以结成夫妻,却戏剧般的知晓对方是自己的亲生哥哥。乔峰在知道汪剑通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之后,他对丐帮、对大宋、对杀父仇人之子虚竹都恩怨分明,并没有被仇恨蒙蔽双眼,祸及无辜。

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代代孩子的长大,"原生家庭"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前一段时间,《都挺好》这部电视剧热播,一时之间,人们议论纷纷,很多观众能够理解苏明玉的选择,也有很多观众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苏明玉最后的选择实际上就是与自己和解也与过去和解。

我在读《天龙八部》时,对于段正淳突然出现的一个个女儿常常抱着一种惊异的态度,因为她们似乎并不恨段正淳。毫无疑问,段正淳作为一个父亲来说,他只对得起段誉,作为一个男人来说,他对不起所有爱他的女人。可是木婉清、阿朱、阿紫、钟灵、王语嫣,她们对于这个父亲选择了宽容接纳。

我想,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女孩们有多么宽广的心胸,而是因为身为作者的金庸不愿意让她们去怨恨段正淳或者她们的母亲。《天龙八部》这部作品蕴含着佛学思想,萧远山和慕容博都能选择放下、选择和解,那么既非国仇家恨,又非杀父弑母的女孩们便也不需被过去无法弥补的遗憾困住。

从不幸的"原生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往往坚强、敏感又脆弱,他们承受着很多的委屈和不解,童年在他们的记忆里是灰暗的。有些人,在经历一些事情之后选择与过去和解,而有些仍旧在咬牙忍受着。我想说,不管是否选择原谅,一定要学会和自己和解,过去已经不快乐,未来要开心过。

三、 对于友情,志同才能道合,要对得起朋友的深情厚谊

段誉与乔峰只喝了一次酒就结为生死之交,虚竹与段誉也是喝过一次酒后连同乔峰一起结拜为兄弟。他们在结拜之前,对彼此的行事作风并没有多么了解。可是在后来的剧情中,我们能够看到三人几次患难与共,即使是生死关头也没有躲起来做缩头乌龟。

但乔峰并非只与他二人结拜,他还与辽国大王耶律洪基也是结义兄弟,乔峰甚至救过耶律洪基一命,可到头来乔峰差点死在耶律洪基手上。我们不能说耶律洪基是个坏人,他又不是个江湖人,身为大辽的王,自然也不会太看重江湖道义。耶律洪基说到底和乔峰并不是一路人,他们志向不同,分道扬镳是早晚的事。

我们现在的生活十分便利,遇见的人比古时候走江湖的多多了。朋友这个词,我们从小到大不知道听过多少次,当然,也跟很多人说过是朋友。"朋友"的意义变得很轻,好像谁都可以是朋友,又变得很重,因为能走进心里的朋友真的没有几个。

有人说过,"人生就是一条路,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现代社会变化太快了,所有人都可以向四方奔走,以某个"志向"为目标的人最终会走到一条道上。共同的人生目标会像灯塔一样为漂泊的船只引路,如果路上散了,那么它也只是向着自己的灯塔前行了而已。

段誉与虚竹为救乔峰而将生死置之度外,乔峰因为心中大义不愿服从辽王的命令,耶律洪基在乔峰的斡旋下做出不攻南宋的保证,乔峰以死来证明自己对于大辽、宋朝、耶律洪基的忠义!

一部小说便是一个世界,小说的完结就是这个世界的完结。对于小说中人物,他们是真真实实地活在那个世界里的。而小说本身是建构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之上,人物的言行举止、行事作风、思想内涵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它也会对现实生活做出反作用。

金庸的小说对于宋朝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他的武侠世界较之普通的江湖多了对国家的忠义之情,在《天龙八部》中又加入了许多对人生的思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亲情、友情和爱情,不同的作家、不同的作品、不同的读者都有着自己的态度, 以上就是我从金庸的《天龙八部》中得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