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想当厂长的“学徒工”,最后上了《焦点访谈》

“做企业就是这样,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由于看见,所以更相信。”

想当厂长的“学徒工”,最后上了《焦点访谈》-第1张-游戏资讯-丘大网

作者:中外管理传媒 辛国奇 任慧媛

来源:摘编自中外管理传媒出品《迈向工业文明——太平洋精锻30年成长启示录》

引子:成为《焦点访谈》的焦点

2022年8月17日晚7点40分,熟悉的片头音乐响起,“用事实说话”几个字铿锵有力地传来,央视《焦点访谈》准时开播了。

一位戴着眼镜、温文儒雅的中年男子,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这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栏目。只不过,这一次,他成了《焦点访谈》的主角。

“在工业界,‘隐形冠军’专指在某一细分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却隐身于大众视野之外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普通消费者可能没怎么听说过,但是它们却各怀独门绝技,在各自的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在先进高端制造领域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一个原因,就是拥有大量掌握核心技术、工艺先进的‘隐形冠军’。可以说,‘隐形冠军’是决定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点之一。

“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在汽车转弯或遇上不平整的路面时,调整四个车轮的转速差,从而保持车辆的平衡,极大地提升汽车安全性。而这种精准细微的调节,则要由差速器内一组精密的齿轮来完成。总部位于江苏泰州的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制造差速器齿轮的行家里手,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除了耐用,太平洋精锻生产的差速器齿轮,之所以受到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的青睐,关键在于它的高精度。现在主流的齿轮制造方式是用模具压制后一次成型,这就对模具的精密程度有着严格的要求。生产一套模具成本高昂,所以它还必须兼顾稳定性,如果模具很容易发生变形,就无法保证批量生产之下产品的精度。模具的精密程度、高稳定性,决定了差速器齿轮的高精度。经过模具锻造后成型的差速器齿轮与设计数据之间的误差,可以控制在0.02毫米之内。不过,在差速器齿轮成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度,还需要对它进行更加精密的切削加工......”

伴随着主持人磁性的声音,这位中年男子有些激动,继而有些感动。他一边聚精会神地观看,一边陷入了沉思,过往的经历像“过电影”般浮现在眼前......

突然,茶几上的手机铃声响起。“董事长,《焦点访谈》对咱们公司的报道,播出了!”电话那头说。“我知道,正在看。想想咱们曾经连续亏损了10年,甚至半年发不出工资濒临倒闭,一路风风雨雨,发展到今天真是不容易啊......”中年男子感慨道。

他,正是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汉关,是他,将一家行将破产的“乡镇企业”拉出泥潭,打造成如今的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国造隐形冠军”,全球“好汽车”标配的顶级供应商,全球汽车精锻齿轮制造领域的标杆。而太平洋精锻,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从飘摇的一叶扁舟发展成为乘风破浪的航母。

“这么多年,这么多艰难险阻,这么多坎坷艰辛,是什么支撑着你?”

“做企业就是这样,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由于看见,所以更相信。”夏汉关不假思索,如是回答了笔者。

改变命运的生日礼物

江苏省泰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南唐时,取通泰之义,始名泰州。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素冠淮南”。泰州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是南北商品集散之地。据说,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游历泰州,称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而太平洋精锻所在的泰州市姜堰,历史上更是商贾云集的苏中重镇,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姜堰就已经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镇。据传,姜堰由水而生,古时,长江、淮河、黄海三水在姜堰汇聚,故称“三水”。又因三水汇聚,冲击成塘,塘水多旋涡,形似人指罗纹,又名“罗塘”。北宋年间,洪水泛滥,有姜姓盐商父子仗义疏财,率领民众筑堰抗洪,保护了一方百姓生命财产,古镇由此名为姜堰,流芳千年。

泰州市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是苏中地区通江达海的枢纽,从姜堰到南京、上海均不超过2.5小时车程,到港口也极为方便。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很快传到这片交通极为便利的创业热土。

泰县粉末冶金厂,这家当时姜堰的乡镇企业,在1980年便伴随着春风成立了。而我们故事的主角夏汉关,那一年15岁,刚刚高中毕业,他随即成为泰县粉末冶金厂的一名一线工人。这位懵懂少年,当时肯定没有想到,这将成为自己一辈子的事业,直到后来,他甚至说:“我就是为这个产业而生的。”

上高中时,夏汉关的语文成绩是最好的,这得益于他在10岁生日时,得到了爷爷送给他的一件当时的“奢侈品”:一台收音机。这让夏汉关感到非常惊喜,那个年代,物资匮乏,许多人甚至难以解决温饱问题,而“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则相当于现在的“有车有房”。可见这个礼物对于夏汉关来说,何其珍贵。

夏汉关的家境并不宽裕,因此他从小就学会了勤劳和节俭。放学后,夏汉关总是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下地干农活,捡果子、割猪草、挖山芋、掰玉米,这些看似繁重的劳动对于他来说却是家常便饭。尽管如此,一年忙碌下来,家里仍然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和缴纳6个孩子的学杂费。对于吃肉这件事,夏汉关印象中只有在过年时才能“饱饱口福”。

不过,在泰州中学校办工厂做木匠的爷爷,对于教育却极为重视——这或许从夏汉关富有诗意的名字里,也能看出。对于不用钱盖楼房却买收音机这件事,邻居们开玩笑说:“你们家到现在不盖楼房,却买个收音机,孩子长大了娶老婆怎么办?”爷爷却说:“现在没有房子不要紧,只要把孩子教育好了,就不怕将来娶不到老婆!”

显然,夏汉关爷爷的话虽然简单,但却道出了教育的重要性——房子有钱了随时可以盖,但孩子的教育却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立足。

可以想象,夏汉关对于收音机这件礼物,何其珍爱。每有空闲时间,他就拿起收音机,听新闻、听评书。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讲的《杨家将》,他听了很多遍,“三侠五义”“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之类的故事,他更是如数家珍,熟记于心。在听完后,夏汉关会给小伙伴们讲述这些故事,这无形中锻炼了他讲故事的能力,与日后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口才。

也因此,对各类故事耳濡目染的夏汉关在高中时写的作文,经常被当做范文在全班展示。他还经常翻看《说文解字》这样的书,对中国文字的结构颇感兴趣。而爱看各式各样的书,也成为夏汉关一生的爱好。凭借着出色的文字功底,夏汉关后期在工厂里撰写各类项目分析、研究报告时游刃有余,这都成为他日后成功必不可少的能力。“如果没有那台收音机,我真可能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回忆起那段时光,夏汉关深情地说。

显然,艰苦的环境,会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人们会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事物,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力量和勇气。可以说,坚韧不拔的毅力、感恩心态、创造力、社交能力,这些优秀的性格基因与能力,夏汉关在进入泰县粉末冶金厂之前便已经拥有了。

想当厂长的“学徒工”

进入工厂后,夏汉关依然保持着喜欢“讲故事”的爱好。在宿舍里,他经常给工友们讲评书里的故事,绘声绘色,大家听得聚精会神。

优秀的管理者往往都是“故事大王”,《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就指出,智人(早期人类)的发展源于团队合作和组织发展,而让智人能够进行合作最关键的就是“讲故事”的能力。人类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的变革,讲故事的能力是贯穿始终的,尤其是在认知革命和全球融合这两次变革中,这项能力体现得最为明显。

“当你与他人交流时,如果你懂得更多的事情,知识面更广,你就能打开话匣子,扩大交流的范围和空间,这样机会也会自然而然地增加。”回忆起这段经历,夏汉关感慨良多。

在笔者采访时,夏汉关反复提到过他刚入厂时,看到厂长办公室,就在心里默默立下志向今后也要当厂长的那一幕。

夏汉关最喜欢的一篇散文,是茅盾的《白杨礼赞》。“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样的段落,夏汉关上学时都反复背诵过。

“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在高中时期所领悟到的那样,人应该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我还记得当时背诵《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时,这些文字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必须要有挑战命运的精神。当我第一次去厂长办公室,心中便涌起了强烈的渴望,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像他一样的领导者。理想目标有了,就要设计路径,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虽然当时我只是一个学徒工,具体干什么工作都还没有定,但我始终相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夏汉关声情并茂地说,“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不仅能激励我们在工作中不断进步,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同时,我们还应该将这种积极的精神传递给身边的人,鼓励他们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因此,我时常鼓励太平洋精锻的员工们要有梦想,要努力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只要心怀理想、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于是,这位怀揣着厂长梦想的“学徒工”,开始了一段疯狂的学习、历练之旅。

彼时,泰县粉末冶金厂主要是用金属粉末作为原料,经过成型和烧结,制造金属制品,主要产品为压缩机填料、机械配件等。而厂里的各个岗位,人手都很紧张,哪个工种缺人时,夏汉关便第一个站出来,去“顶岗补缺”。为了尽快熟悉岗位,夏汉关吃住都在厂里,几乎是随叫随到。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源于自己什么都要学会的想法。

甚至,在掌握一门技能后,夏汉关还向领导提出希望转岗学习新的工艺。几年下来,夏汉关几乎干遍了一线工人所有辛苦、繁琐、“苦乱脏”的活儿:车工、磨工、电焊工、压力机操作工、热处理工、电炉操作工、油污清洁工......当时没有天然气管道,液化石油气都装在钢瓶里,生产钢瓶需要先用钢板成形封头,封头成形需用润滑油润滑,表面油污须用木屑手工清理,这些活儿,夏汉关都认真去做,并且要做就必须做好,把钢瓶擦得光亮他才罢手。而当时实行的是学徒制,换一个工种,就得换一个师傅。由于夏汉关学得用心,干得专心,所以他很快就能胜任新岗位,失误还很少。因此,他得到了每位师傅的喜爱和认可。

经过这一番历练之后,夏汉关成为一名“多才多艺”的工人。他的勤奋和执着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也为他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感慨,与如今宁愿送外卖,也不愿进工厂的部分年轻人相比,“学徒工”夏汉关对于工作的任劳任怨,对于技能的如痴如醉,足以让他们感到汗颜。在当今社会,不少年轻人更愿意选择轻松的工作,而不愿意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这种现象令人反思。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正是像夏汉关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开拓者,为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当不好士兵,绝对也当不好将军。如果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夏汉关自然不可能在后面的领军过程中,看透本质,扭转企业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