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莫桑石与锆石立方氧化锆有什么区别?,国际版我的世界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水晶和锆石的辨别方法

辨别方式:

1、看切工(用10倍放大镜,一般珠宝店都有)。皓石是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摩氏硬度10),所以切割好的皓石面棱锋利,相临的面棱线交与一点;水晶及玻璃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石英),水晶摩氏硬度7,玻璃硬度大致与水晶差不多,但是添加不同化学成份后硬度可能有较大下降;用来仿钻的锆石通常是合成立方氧化锆,后三种物质切割后的成品在放大镜下看,面棱圆滑“流水状腰棱”,每个小面不均匀,相临的面棱线不能交与一点,甚至出现多余的小面。
2、仪器鉴别--热导仪(一般珠宝店都有)。热导仪根据皓石导热性极好来鉴别皓石与大部分仿钻。
3、皓石亲油疏水,油容易粘附在皓石上使其失去光泽,而水滴在皓石上则会聚成球体;锆石,水晶,玻璃等都无此特性。
4、正规的皓石饰品都具有国家认可实验室出具的鉴定检测证书(有的还提供裸石的国际证书),核对饰品与证书的一致性也是鉴别皓石与仿钻的方法。
本质区别:
1、锆石是一种性质特殊的宝石,有较高的折光率和较强的色散性。锆石的颜色也比较多 ,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和无色的。而且无色的锆石经过加工,会发出像钻石一样的火彩。
水晶则不同了,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不完美时就是石英了。水晶在生长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矿物混入,从而呈现出多种颜色,形成不同品种的水晶。水晶和高端宝石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多数的高端宝石会将颜色放在评价的第一位,而对水晶来说,颜色和晶体的纯净也是近乎同等重要的因素。晶体颜色鲜艳明亮,晶体通透没有杂质都都属于品质好的。
2、水晶属三方晶系,在自然的条件下形成,生长在地壳的深处,通常要经过强烈的地壳运动才能形成。水晶和锆石都是矿产资源的产物,属不可再生资源,所以都非常的珍贵。
锆石属四方晶系的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含有放射性元素。而且锆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是非常好的装饰品。

俄已开始批量生产“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该导弹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莫桑石与锆石立方氧化锆有什么区别?,国际版我的世界
手机版-第1张-游戏资讯-丘大网

俄已开始批量生产?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该导弹最大的特点如下。

一、俄已开始批量生产?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俄罗斯国防部已着手对?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进行大规模的制造。目前,这枚导弹已投入使用。另外,俄国防部还将持续生产?匕首?超高速导弹。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已经在2022年的国际军事技术会议上,签订了将近5000亿卢布的合约。

二、"锆石"是反舰导弹

?锆石?巡航导弹具有俄罗斯以往"强突防"反舰导弹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其具有超音速,基础速度为6~8马赫,具有前所未有的突防能力。?锆石?巡航导弹射程为450公里,最高高度为2.8万米,飞行时间为4分半钟后就能达到了8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 。

美国拥有多种反导系统,例如"海公羊"、"密集阵"以及其他的反导弹,对以前的超音速导弹有一定拦截能力,但对拦截这种6~8马赫超高声速导弹能力不足。

锆石导弹将会改变海军的军事实力。该导弹搭载于海上平台,2艘搭载锆石导弹的军舰,可摧毁一艘航空母舰,除此以外,该导弹还能在空中提供发射平台。

例如:俄罗斯的Tu-22 M型轰炸机可以在800公里外发射超音速导弹,如果同时出动36架图-22 M同时发射72颗锆石巡航导弹,那么摧毁美国的两艘航空母舰群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而且采用空中攻击的方法还能有效地增加锆石的射程,起到震慑作用。

而且,与美国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相比,俄罗斯的新型舰船和先进的先进导弹的研发成本更低,研发和装备的时间更短,效率更高。

南华系年代地层再划分与区域对比综合研究报告

尹崇玉 刘鹏举 唐 烽 高林志 王自强 邢裕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本专题通过前阶段的研究工作,先后考察了湖北宜昌王丰岗、长阳古城、湖南石门杨家坪和广西三江富禄等多条南华系剖面。经过研究对比,推荐湖南石门杨家坪剖面作为南华系的候选层型剖面。同时,针对震旦系—南华系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加强了对华南地区震旦系和南华系火山灰凝灰岩夹层的寻找和进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在湖北峡东地区黄陵背斜西翼秭归九曲脑震旦系剖面,贵州松桃黑水溪锰矿南华系剖面,湖南石门杨家坪震旦系—南华系剖面,浙江建德下涯埠震旦系—南华系剖面,浙江江山石龙岗震旦系—南华系剖面,新疆库尔勒西山口震旦系—南华系剖面,贵州瓮安北斗山磷矿震旦系剖面,以及开阳金中镇化工厂附近南华系剖面进行了考察和采样,发现了南华系和震旦系火山灰凝灰岩夹层或含碎屑锆石的黏土岩夹层,经过选样发现火山灰锆石,通过 SHRIMP锆石 U - Pb 测年研究,获得了大量南华系和震旦系的 SHRIMP 锆石 U - Pb 年龄数据,基本解决了扬子地层分区内部南华系的划分和对比问题(全国地层委员会,2008)。但是,如何与江南地层分区对比,以及南华系冰期的划分成为当务之急。

华南南华系的下部地层大致可划分为 3 个不同的沉积组合带。①北带以黄陵背斜周边地区为代表,下部以滨岸带的辫状河之砂砾岩沉积为主。向上过渡为含凝灰质的粉砂岩和泥岩夹砂岩及凝灰岩薄层。② 中带的范围较宽,以湖北长阳 - 湖南石门,大庸 - 沅陵地区为代表。特征是下部以辫状河 - 河口湾坝的砂砾岩为主,向上随海水加深出现少量(数米厚)碎屑流至深浅海含锰粉砂岩和页岩及硅质岩沉积,代表以陆相 - 坡折 - 陆坡的沉积组合特征。③ 南带以湖南安化一线以南 - 怀化 - 广西三江等地区为代表,下部以大陆斜坡碎屑流沉积为主,上部为含锰粉砂岩、页岩、硅质泥岩及含锰白云岩透镜体(富禄组),含锰粉砂岩和泥岩代表南华系的最大海泛期的沉积物。课题组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解决南带与北、中带的地层对比问题。

1 主要研究剖面和研究内容

课题组重点考察了广西三江冠洞和贵州黎平肇兴等地的南华系剖面,采集了相关地层的古生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样品。同时还系统采集了峡东地区莲沱组至南沱组下部细碎屑样品,进行了化学蚀变指数研究。在前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密切结合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集中精力对江南分区典型南华系地层剖面进行以同位素年代地层学为主的多学科综合研究,重点研究南华系下统冰期、间冰期的沉积特征、地层格架以及关键层位的同位素年龄测定。进一步完善华南地区南华系的划分对比问题。研究目标是,通过系统野外考察和室内综合研究,提出江南分区与扬子分区南华系划分对比方案,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南华系年代地层系统,为逐步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

2 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

2.1 南华系富禄组 SHRIMP 锆石 U - Pb 新年龄

富禄组凝灰岩样品采自贵州省黎平县肇兴镇龙水岔剖面的南华系富禄组下部。该剖面地处江南地层分区,代表华南地区南华系—震旦系的斜坡至盆地相沉积类型。该类型主要分布在湖南安化—贵州铜仁一线以南地区,南华系自下而上分为长安组、富禄组和南沱组。长安组为一套冰成混积岩沉积,既有冰水浊积岩沉积又含典型冰积杂砾岩沉积(图 2a)。一般认为,富禄组由温湿气候条件下的含 Fe、Mn 质碎屑岩及白云岩组成,底部为含 Fe 砂岩。南沱组与其他地区相同,为一套稳定的冰碛岩沉积。样品 T06117 -1 采自肇兴龙水岔南华系富禄组中—下部剖面的底部。该剖面富禄组下部为灰褐色粉砂质长石石英砂岩,近底部夹一层 7 ~10 cm 厚的黄绿色凝灰岩夹层(图 1,图 2b)。

图 1 贵州黎平肇兴龙水岔南华系富禄组中—下部剖面和采样点位置

图 2 贵州省黎平肇兴龙水岔南华系剖面

2.1.1 锆石特征及 SHRIMP 定年结果

样品 T06117 -1 为黄绿色凝灰岩厚约 7 ~10 cm,经常规方法粉碎,直接手工淘洗,最后镜下挑出100% 纯的锆石。锆石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呈无色或微粉色透明状,等轴状或者短柱状的自形晶,晶面保存完好,晶面平整,未见溶蚀和磨损痕迹,属岩浆锆石。锆石的长轴多为 100 ~150 μm,所有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均可见清晰的环带状构造(图 3)。另外,有些锆石阴极发光的图像显示明显的核部和边缘增生的环带(图 3,f),个别锆石还显示 2 个核拼接后再增生边缘环带现象(图 3,g)。

图 3 肇兴富禄组部分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明显的核部和边缘环带

笔者对该样品的58粒锆石进行了58个测点的年龄测定。分析结果除一粒最大的年龄由于Pb丢失与一致曲线稍不谐和外,其他测点的结果全部落在一致谐和曲线上。57个测点结果明显分为新、老两组年龄(图4,表1),年轻的一组51个测点年龄结果主要集中在660~820Ma之间,并出现三个峰值(图4b)。最小峰值的4个测点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669±13)Ma(MSWD=0.95),该年龄值应代表富禄组底部凝灰岩的形成年龄(图5)。

图4 肇兴富禄组底部凝灰岩样品T06117-1的锆石U-Pb一致线图

图3为样品T06117-1的部分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和测点位置图。照片a—d显示最小峰值的4粒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测点位置,可以看出它们均为晶形较好,无明显核部,且边缘具有明显环带的锆石,且测点位置均位于边部的环带上。测定结果206Pb/238U年龄①测点L061107-3.1为(659.1±9.8)Ma;②测点L261107-3.1为(689.0±15.6)Ma;③测点L261107-11.1为(668.5±19.5)Ma;④测点L261107-13.1为(675.0±14.8)Ma(表1)。图3的e—h发育明显的核部,并向外具有增生的环带,其中图g中间显示2个清晰的核拼接在一起,向外具有增生环带。它们的测定结果分别为⑤测点061107-12.1为(718.7±11.9)Ma;⑥测点L061107-5.1为(710.1±11.3)Ma;⑦测点L061107-14.1为(834.1±8.8)Ma,可以看出它们明显大于无明显核部的锆石。图h显示近20亿年的一组锆石的形态,⑧测点0023-22.1为(2060.9±24.9)Ma。

图5 肇兴富禄组底部凝灰岩样品T06117-1的锆石U-Pb一致线图

表1 样品T06117-1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结果

续表

注:误差为1σ,Pbc和Pb*分别为普通Pb和放射成因Pb;用普通Pb校正204P。

2.1.2 地质意义

广西北部三江和黔东南地区,富禄组下部常含条带状含铁砂岩,中部偶见薄层含砾的可疑冰碛砾岩,上部为含锰页岩及粉砂岩。根据岩性对比,有些研究者认为富禄组上部含锰页岩及粉砂岩可与黔北地区的大塘坡组对比,中部的含砾似冰碛岩可与湘西的东山峰组或黔北的铁丝坳组对比,下部条带状含铁砂岩为间冰期与其下长安组冰碛岩分隔; 并认为华南南华系有 3 个冰期,即自下而上为长安冰期、古城(或铁丝坳)冰期和南沱冰期(薛耀松等,2001; Zhou et al.,2004)。由于近年来在黔北松桃县寨郎沟剖面和黑水溪锰矿剖面分别获得大塘坡组下部凝灰岩锆石 U - Pb 年龄(662.9 ± 4.3)Ma(MSWD =1.24,Zhou et al.,2004)和(667 ± 9.9)Ma(MSWD = 1.6,尹崇玉等,2006),表明黔北地区大塘坡间冰期的下界年龄应小于 670 Ma。本次在黔东南黎平县肇兴龙水岔剖面南华系富禄组底部获得(669 ±13)Ma(MSWD =0.95)的年龄值与上述大塘坡间冰期的下界年龄基本一致,证明黔东南地区南华系富禄组尽管岩性和厚度与黔北地区大塘坡组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底界年龄是一致的,同为间冰期温湿环境的产物。富禄组和大塘坡组的底界年龄基本一致的结果也证明,在大陆斜坡至盆地相沉积区的南华系同为两套冰期夹一套间冰期的沉积结构(图 6)。

图 6 黎平肇兴南华系剖面与湖南石门杨家坪和湖北宜昌南华系剖面的对比

同时,黔东南黎平县肇兴龙水岔剖面南华系富禄组底部锆石 U - Pb 年龄结果可进一步限定我国南华系大塘坡(富禄)间冰期的下限年龄,证明该间冰期以下的冰川寒冷事件记录随各地所处的古地理位置不同,发育程度有所不同。最完整且沉积厚度最大的下冰期发育在江南地层分区的盆地相区,如黔东南和桂北等地区的长安组。从东南部江南地层分区向西北方向下冰期的发育程度依次变化(图 6),至湖北峡东地区大塘坡组和下冰期完全缺失被莲沱组所取代(Jiang et al.,2003; Zhou et al.,2004)。综合近年来获得的锆石 U -Pb 年龄资料和本课题所获得的同位素年龄新结果,进一步证明我国华南南华系的南沱冰期与国际广泛发育的新元古代马雷诺(Marinoan)冰期相当,时限大致在660 ~635 Ma 之间。南华系下冰期(长安或古城冰期)与斯图特(Sturtian)冰期相当,时限大致在750 ~670 Ma 之间。

2.2 峡东地区南华系莲沱组化学蚀变指数变化与环境意义

2.2.1 样品采集及分析处理

在峡东地区,南华系仅发育下统莲沱组(厚50 ~246m)和上统南沱组(厚35 ~180m)。南沱组由冰成沉积物组成,包括典型冰碛砾岩和冰水沉积物。莲沱组底部不整合于黄陵花岗岩之上,为紫色砾岩、砂砾岩,发育中、小规模的斜层理和槽状层理; 中部为灰紫色和灰绿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砂质粉砂岩、粉砂岩及少量页岩;上部由灰绿色夹紫灰色砂质粉砂岩、粉砂岩夹页岩及少量紫色中—细粒砂岩组成(赵自强等,1985;邢裕盛等,1996;刘鸿允,1991)。莲沱组化学蚀变指数样品取自三斗坪以南的石板溪桥东至花鸡坡的公路切割剖面(样品号R041016-1~17),南沱组样品(含莲沱组最顶部样品)取自三斗坪东南的九龙湾-头顶石实测剖面(样品号R041104-1~11),共计28件。其中4件样品因达不到质量标准,剔除没有参与分析计算。

全部样品均选择为较新鲜的细屑岩,首先将样品切出新鲜面后,用手钻在3~5mm范围内取岩粉200mg,进行化学全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化学分析实验室)。主要元素的分析精度优于6%,分析中已取得H2O+和H2O-,故表2中的烧失量可基本代表CO2的含量,并参与取得n(CaO*)的计算,样品岩性及分析结果见表2。

2.2.2 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南华系上统南沱组的CIA值主要介于60~65范围内(顶部2个样品除外)。下统莲沱组CIA值的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其最顶部接近于南沱组的2个样品(R041016-1~2)CIA值介于55~60之间;其下莲沱组上部的8个样品(R041016-3~5,7~8,10~12)CIA值则介于65~75的范围内;而最下部的5个样品(R041016-13~17)CIA值又回落到50~65的范围内。从A-CN-K三角图解判断可以看出南华系不同层位的样品较明显集中于3个紧凑稳定区域。研究表明,三斗坪地区南沱组样品CIA值大致相当于更新世冰川粘土的CIA值,为冰成沉积物成因。该组最顶部的两个样品(R041104-11,R041104-10)CIA值达70,则预示由南沱组寒冷气候向陡山沱组温暖气候的转化已初见端倪(王自强等,2006a)。

莲沱组除底部为厚达数十米的河流相砂砾岩沉积外,向上逐渐发育为近海曲流河-网状河的砂岩-粉砂岩沉积。莲沱组顶部两个样品(R0411016-1~2)CIA值分别为61和58的,表明该组顶部已出现干燥寒冷气候的低等化学风化沉积;莲沱组上部样品的ClA值在65~75之间,则显示温暖湿润气候条件的中等化学风化程度的沉积;该组下部样品的CIA值再次降至55~65之间,表明为寒冷干燥气候条件的低等化学风化程度的沉积。这些变化说明莲沱组的沉积开始于寒冷干燥气候低等化学风化程度的环境下,然后转入温暖湿润气候中等化学风化程度的环境,顶部再次出现寒冷干燥气候的低等化学风化程度的环境,并延续至南沱组稳定冰成沉积物的出现。

上述变化在图7中表现得十分清楚,图7a、b、c分别显示3个相对密集区,图7(a)表示南沱组样品点分布,其中可再分为两个次级小区。小区Ⅰ共有5个点,其CIA值分布于60~65范围内。小区x包含了代表南沱组顶部的两个样品点,可能预示了气候开始转暖的迹象。图7b表示莲沱组顶部和下部样品点的相对密集区。样品点全部位于CIA值50~65的低值区。图7c则表示莲沱组上部的样品点,所有点都落于三角图偏上位置的CIA值65~75范围内。上述3个相对密集区分别表示了南华纪沉积演化过程中3个不同的相对稳定阶段。但就整个南华系A-CN-K三角图来看,样品点的分布又相当分散,且不同阶段的CIA值跳动较大。这种特点反映了南华纪(成冰纪Cryogenian)处于古大陆裂解时期,在各大陆块就位前无论从沉积物特征和岩相变化都反映了扬子古陆的构造环境及气候条件与古生代时期相比都表现出总体的不稳定状态(王自强等,2006b)。

2.3 黔南、桂北南华系化学蚀变指数变化与环境分析

黔南和桂北地区的南华系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组,下部长安组、中部富禄组、上部南沱组。长安组假整合或不整合于新元古界丹洲群之上,该组成因虽然存在不同认识,但是多数研究者倾向该组为冰海相的沉积。长安组之上富禄组为含Fe、Mn质的碎屑岩沉积,为间冰期产物。上部南沱组则代表再一次冰期的沉积。课题组试图通过该区化学地层研究,进一步探讨黔桂地区南华系与扬子地区南华系对比问题。该区南华系化学蚀变指数样品主要取自广西三江冠洞-枫木剖面的富禄组,贵州黎平的水口以东及肇兴剖面的丹洲群顶部、长安组及南沱组下部(图8)。由于肇兴地区的富禄组岩性过粗,不宜进行CIA研究,故未采用。但该区富禄组中、下部见有斑脱岩夹层,获得锆石U-Pb年龄(669±13)Ma,为南华系的划分、对比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表2 摇宜昌三斗坪南华系样品全岩化学分析及CLA、ICV 值

图7 宜昌三斗坪南华系分解A-CN-K三角图解

图8 广西三江冠洞及贵州黎平水口、肇兴实测剖面图

上述剖面的化学蚀变指数研究样品均采自粉砂岩、砂质粉砂岩和冰成砾岩的胶结物。样品全岩化学分析、ICV 及 CIA 的分析结果见表 3。

表 3 广西三江、贵州黎平南华系样品全岩化学分析及 ICV,CIA 值

注: 1106 -1 ~5 为拱洞组样品,1106 -6 ~24 为长安组样品,1104 -9 ~12(冠洞),1107 -5,7(肇兴)为富禄组样品,1107 -8 ~ 13 为南沱组样品。

由于贵州黎平肇兴剖面的富禄组岩性偏粗,不宜作为化学蚀变指数的研究对象,仅在该剖面富禄组的顶部取样品 1107 -5 和 1107 -7。其余富禄组样品(1104 -9 ~12)取自广西三江冠洞剖面的富禄组下部。冠洞剖面富禄组下部的样品全部为极薄层页岩和泥岩,其 CIA 值均在 85 ~95 之间,反映其源于炎热、潮湿气候的强化学风化程度沉积,特别是上述样品的 ICV 值均大于 1 说明这些样品有可能为构造相对活动的大陆边缘的首次沉积。样品 1107 -5 和 1107 -7 的 CIA 分别为 69 和 70,表明在接近“南沱冰期”到来之前已出现气候变冷的征兆。

样品 1107 -8 ~13 取自黎平肇兴南沱组的下部,6 个样品 CIA 值数据除 1107 -13 为 66.31 外,其余 5 个 CIA 值都在 60 ~65 之间(表 3),相当于更新世冰川粘土 CIA 值的范围。其与前述宜昌峡东地区南沱组所获得的 CIA 值基本一致。表明再次转化为寒冷、干燥气候的低等化学风化程度环境的沉积。

3 华南地区新元古界划分与区域对比

我国华南地区新元古界的划分和对比问题长期存在不同认识,但有两个方面已基本取得共识。一是新元古界以晋宁运动界面为底界,最下部的一个地层单元为青白口系(即相当国际地层表的拉伸系Tonian),应包含沧浪铺群和板溪群以及与它们相当的地层(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2002; 陆松年,2002; 郑永飞,2003)。二是我国震旦系已获得很好的界定(马国干等,1984; Yin et al.,2005)。当前的焦点问题是南华系莲沱组的认识及其在南华系中的位置。

华南地区南华系大体可概括为 3 种类型: 类型Ⅰ分布于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区,以广西三江剖面为代表。南华系包括 3 个组,上部南沱组(冰成岩); 中部富禄组(含 Fe、Mn 的粉砂岩、页岩夹含Mn 白云岩透镜体); 下部长安组(冰海沉积的杂砾岩)。类型Ⅱ主要分布于黔东北 - 湘西北地区,以湖南石门杨家坪剖面为代表,南华系由 4 个组所组成。顶部为南沱组冰成沉积; 上部为大塘坡组(湖南称为湖锰组)为含 Mn 黑色、紫褐色细屑岩,在黔东北和湖南的部分地区形成可采 Mn 矿; 中部东山峰组为厚度不大的冰成沉积杂砾岩; 下部渫水河组,由紫灰色、灰绿色砂砾岩、砂岩及粉砂岩组成,夹页岩和少量斑脱岩薄层。类型Ⅰ和类型Ⅱ的南华系底界均不整合于板溪群及与其层位相当的地层之上。类型Ⅲ的南华系主要分布于鄂西及下扬子中 - 北部地区。以宜昌峡东剖面为代表,包括两个组,上部南沱组为冰成沉积杂砾岩,下部莲沱组由紫红色砂砾岩、砂岩、灰绿色砂岩、粉砂岩夹页岩组成,区别在于该剖面沉积不整合于黄陵花岗岩之上。如果仅依据岩石地层学原则进行划分和对比,显然可以认为峡东地区缺失南沱组之下的含 Mn 地层及更下的冰成混积岩(包括贵州的铁丝坳组、湖南的东山峰组及其他地区所称的 “小冰”,以及将湘、黔、桂交界地区的长安组),同时将湖南石门的渫水河组与莲沱组对比,并认为长安组之下缺失莲沱组。甚至把属于不同构造阶段产物,由普遍片理化的浅变质岩组成的板溪群与莲沱组进行对比(刘鸿允,1991)。

图 9 华南新元古界南华系不同类型沉积相带剖面示意图

冯连君等(2001)通过化学蚀变指数研究,提出石门杨家坪的渫水河组上部及东山峰组的 CIA 值分别为60 ~65 和60 ~70,与更新世冰川粘土的 CIA 值大体一致。认为该地区渫水河组同为寒冷干燥气候的低等化学风化条件下的产物。而渫水河组下伏的板溪群老山崖组上部 CIA 为 70 ~75,应该为温湿气候、中等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当前,笔者对湖北宜昌三斗坪南华系化学蚀变指数的研究表明,南沱组之下的莲沱组同样经历了由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寒冷干燥气候变化所控制的沉积过程,故此作者提出南华系不同相区的划分对比方案(图 9)。

参 考 文 献

冯连君,储雪雷,张启锐,等 2001.化学蚀变指数(CIA)及其在新元古代碎屑岩中的应用。地学前缘,10(4): 539 ~544

葛文春,李献华,李正祥等。龙胜地区铁镁侵入体: 年龄及地质意义。地质科学,2001,36(1): 112 ~118

林树基.板溪群和莲沱组对比问题与震旦/前震旦界限.贵州地质,1995,12(42): 22 ~29

刘鸿允,沙庆安.长江峡东地区震旦系新见.地质科学,1963,(4): 177 ~187

刘鸿允.中国震旦系.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1,1 ~388

陆松年,2002.关于中国新元古界划分几个问题的讨论。地质论评,48(3): 242 ~248

马国干,李华芹,张自超等。华南地区震旦纪时限范围的研究。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4,8: 1 ~29

全国地层委员会(编著),2008.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报告(2001 ~2005): 498 ~514

全国地层委员会(编著).2001.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北京,地质出版社

全国地层委员会(编著).2002.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

全国地层委员会.2003.南华系候选层型剖面野外现场讨论会会议纪要.地层学杂志,27(2): 159 ~160

孙卫国,1999.末元古系全球层型的选择: 层位、地点和命名.现代地质,13(2): 204 ~205

王自强,尹崇玉,高林志,唐烽,柳永清,刘鹏举.2006a.宜昌三斗坪地区南华系化学蚀变指数特征及南华系划分、对比的讨论.地质论评,52(5): 577 ~585

王自强,尹崇玉,高林志,柳永清,唐烽,张传恒.2006b.用化学地层学研究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和对比.地学前缘,13(6): 268 ~279

邢裕盛,高振家,王自强,等.中国地层典 - 新元古界.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6.27 ~28

尹崇玉,刘敦一,高林志等,2003.南华系底界与古城冰期的年龄: SHRIMPⅡ定年证据。科学通报,48(16): 1721 ~1725

尹崇玉,柳永清,高林志,王自强,唐烽,刘鹏举.2007.震旦(伊迪卡拉)纪早期磷酸盐化生动物群———瓮安生物群特征及其环境演化.地质出版社,北京,1 ~132

尹崇玉,王砚耕,唐烽,万渝生,王自强,高林志,邢裕盛,刘鹏举,2006.贵州松桃南华系大塘坡组凝灰岩锆石 SHRIMPⅡU - Pb 年龄。地质学报,80(2): 273 ~278

张启锐.一个晚元古代水下冰足刻蚀作用的记录———水下冰推垄.地质科学,1991(4): 396 ~398

赵自强,邢裕盛,马国干,等.长江三峡地区生物地层学(1)震旦纪分册.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5,80 ~82

郑永飞,2003.新元古代岩浆活动与全球变化。科学通报,48(16): 1705 ~1720

Brasier M,McCarron G,Tucker R,et al.New U - Pb zircon dates for the Neoproterozoic Ghubrah glaciation and for the top of the Huqf Supergroup,Oman.Geology(Boulder),2000,28(2): 175 ~ 178

Compston W,Williams I S,Kirschvink J L,et al.Zircon U - Pb ages of early Cambrian time-scale.J.Geol.Soc.,1992,149: 171 ~ 184

Hill A C,Walter M R.Mid-Neoproterozoic(approximately 830 ~ 750 Ma)isotope stratigraphy of Australia and global correlation.Precambrian Re-search,2000,100: 181 ~ 211

Hoffman P F,Kaufman A J,Halverson G P.Comings and goings of global glaciations on a Neoproterozoic tropical platform in Namibia.GAS Today,1998,8(5): 1 ~ 9

Jacobson S B & Kaufman A J,1999.The Sr,C and O isotopic evolution of Neoproterozoic seawater.Chem.Geol.161: 37 ~ 57

Jiang,G.,Sohl,L.E.and Christie-Blick,N.,2003.Neoproterozoic stratigraphic comparison of the Lesser Himalaya(India)and Yangtze block(south China): Paleogeographic implications.Geology,v.31: 917 ~920

Knoll A,2000.Learning to tell Neoproterozoic time.Precambrian Research,100: 3 ~ 20

Li Z X.New palaeomagnetic results from the“Cap dolomite”of the Neoproterozoic Walsh Tillite,Northwestern Australia.Precambrian Research,2000,100: 359 ~ 370

Walter M R,Veevers J J,Calver C R,Gorjan P,Hill A C,2000: Dating the 840 - 544 Ma Neoproterozoic interval by isotopes of strontium,carbon and sulfur in seawater,and some interpretative modes.Precambrian Res.100: 371 ~ 433

Walter M R.Proterozoic Ediacara Member within the Rawsley Quartzite,south Australia.Precambrian Research,2000,100: 65 ~ 95

Wingate M T D,Giddings J W.Age and plaeomagnetism of the Mundine Well dyke swarm,Western Australia implications for an Australia-Laurentia connection at 755 Ma.Precambrian Research,2000,100: 335 ~ 357

Yin C.,Tang F.,Liu Y.,Gao L,Liu P.,Xing Y.,Yang Z.and Wang Z.2005.U - Pb zircon age from the base of the Ediacaran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the Yangtze Gorges,South China: constraint on the age of Marinoan glaciation.Episodes,2005,28(1): 48 ~ 49

Zhou,C.,Tucker,R.,Xiao S.,Peng,Z.,Yuan,X.,and Chen,Z.,2004.New constraints on the ages of Neoproterozoic glaciation in south China.Geology,32(5): 437 ~ 440

珠宝也有毒,那些对身体有害的珠宝玉石,你们知道吗?

自古以来,珠宝玉石深受人们的追捧,从被人类发现开始就与皇室贵胄紧密联系在一起,被视为权力与财富的象征。时至今日,人们对珠宝玉石的热度仍然不减,我们总听说珠宝玉石对人体 健康 有益,但很少人会知道珠宝界也存在一些看似璀璨夺目却对人体是有害的珠宝玉石。

低型锆石

低型锆石,英文名Lower type of zircon,即变生锆石(天然锆石,不是合成立方氧化锆),宝石级低型锆石主要来自斯里兰卡和巴西,常见的有绿色、灰黄、褐色和橘黄色等,由于颜色丰富且漂亮,多被用来制成戒指、手链、项链等饰品。但这种低型锆石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视觉系统等,长期佩戴会使人出现心动过速、过缓、心悸、血压下降、头痛头昏,还会出现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白内障等症状。虽然我国不出产天然锆石,也很少天然锆石的珠宝饰品,但也不排除有些无良商家会经营此类锆石饰品,在选购的时候要慎重。

改色托帕石

托帕石,英文名Topaz,也叫黄玉,是一种含氟的硅酸盐矿物,加工时易裂,热稳定性较低,400 会发生变化,且长期浸泡会溶于硫酸。托帕石颜色丰富,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蓝色托帕石、黄色托帕石、红色托帕石和无色托帕石,其中蓝色托帕石有皇家蓝、伦敦蓝和瑞士蓝三大类,皇家蓝像大海一般的幽静蔚蓝,伦敦蓝是蓝色中带着黑调,瑞士蓝是像澄净的天空蓝,其中天空蓝价值最高,国际上比较畅销的天然的蓝色托帕石,颜色是天蓝色,并常带有一点灰或绿色调。

许多无色的托帕石在人工辐照与热处理后,可以转化成各种色调的蓝色。正因如此,现在市场上常见的蓝色托帕石几乎都是由无色托帕石石经辐射、加热处理的。虽然,选购这种经辐照改色处理的托帕石饰品,要放置半年或一年以上,否则也会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

染色玛瑙

玛瑙,英文名Carnelian,Agate,是一种玉髓类矿物,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石质细腻、色彩丰富、且出产量大,价格便宜,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使玛瑙看上去色泽更均匀,市面上出售的很多为染色玛瑙。将天然玛瑙原材料浸泡在强酸染剂中,经高温固色,这种经染色处理的玛瑙色泽艳丽,但强酸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且染色处理也会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

说到水晶,我们都知道不同的水晶对人体有不同的功效,基本都是有益身体 健康 的,这些说的是天然水晶。但如今市面上有很多人造水晶,有些是由高铅玻璃制成,长期佩戴,其中铅对人体产生伤害,会破坏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男性生殖系统,且影响骨骼的造血功能。

劣质夜明珠

夜明珠虽然是萤石,但不是所有的萤石都具有磷光,可以称为夜明珠。因此市面上存在许多 由没有磷光的普通萤石经磷光粉浸泡而形成的夜明珠,这种假的夜明珠对人体伤害极大,所以在选购时应该多留意,天然的夜明珠价值较高,一般会有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

马来玉

马来玉,英文名Malaysian jade,是一种人造仿翡翠制品,也被人们称为马来西亚玉、吕宋玉,主要矿物是石英,为纯石英或石英晶体熔化加入着色剂而制成。马来玉在制作的过程中,含有大量的染料,长期佩戴会被人体吸收,有损 健康 。由于其拥有浓艳的翠绿色、细腻的质地和较好的透明度,因此常被人冒充翡翠出售。

染色玉髓

玉髓多为透明至白色,因此常被用来仿冒绿色翡翠和紫罗兰翡翠,除此商家还会通过染色将其制成消费者喜爱的绿色、紫色、红色、蓝色等。这种经化学染料处理的玉髓,长期佩戴,会对皮肤造成伤害,甚至引发皮肤癌,有害物质渗透进身体里也会导致很多疾病。

仿古岫玉

岫岩玉是辽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特产,因产地而得名,它物质成分复杂,不是一个单一的玉种,按矿物成分可分为蛇纹石玉、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混合体三种,其中以蛇纹石玉为主。而仿古岫玉是将一般的玉髓、玻璃、大理石等材料,经过化学染色剂浸泡优化处理而制成的。长期佩戴,其中的化学染色剂被人体皮肤吸会对身体产生极大危害。

抛光粉染色翡翠

抛光粉是翡翠染色剂,这种翡翠造假主要用于中低端翡翠,比起那些B+C货的手镯通过酸洗注胶染色来冒充高档翡翠,这种抛光粉上色冒充的中低档翡翠,更不容易引起人怀疑,且大多数消费者也都能承担,对于外行来说也更难分辨。长期佩戴这种抛光粉手镯,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且不易被分解,易造成皮肤损伤。

阴阳翡翠

所谓的阴阳翡翠,就是在一块翡翠料上,有一部分是上等料的真翡翠,为“阳”,另一部分可能是质地极差的翡翠,经过染色注胶处理后更接近天然翡翠,为“阴”。长期佩戴这种被处理过的翡翠,自然对人体会造成伤害。

由此可见,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珠宝多数为人为造成的,在选购中要特别注意。

湖南沅水流域与金刚石/钻石有关的岩石重砂锆石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作为研究壳幔岩石演化过程重要的矿物地球化学探针,抗风化且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即使经历后期多次事件后仍有保存(谢桂青等,2001);锆石普遍含Pb低,富含U、Th,其U–Pb体系封闭温度可达到900℃(Lee et al.,1997;Cherniak et al.,2000),是目前已知矿物同位素体系中封闭温度较高的,因而是确定岩浆岩结晶年龄的理想对象。结合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锆石微区U–Pb年龄测定、锆石微量元素及锆石微区Hf同位素综合分析,可以为锆石的成因演化及其寄主岩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提供重要依据(Griffin et al.,2000;吴元保等,2004;Zheng et al.,2006;钟玉芳等,2006)。对与金刚石有关的金伯利岩锆石的研究已显示,金伯利岩的锆石可以成为金伯利岩金刚石勘探的指示性矿物(Belousova et al.,2002)。本项目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湖南宁乡、常德等地的钾镁煌斑岩及含有金刚石的相关岩石的重砂矿物进行了分离,利用电子探针、阴极发光图像及LA-ICPMS等现代测试技术对其中的锆石进行主、微量元素成分、内部结构特征及U–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2.4.4.1 样品来源及分析方法

5个重砂样分别来自湖南宁乡钾镁煌斑岩群Ⅰ号岩管2个(编号I-1、I-2),III号岩管1个(III),常德港二口洞湾钾镁煌斑岩1个(DW),石门上五通白垩系红层1个(SWT),每个重砂岩样约20kg。重砂样品的分选工作在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完成,整个过程包括重砂岩石样品的脱泥、淘洗、称重、筛分、缩分、磁选及重液分离等程序,然后在显微镜下从重砂样分选出的重砂矿物中挑选出锆石。之后,将锆石置于双面胶上,接着用无色透明的环氧树脂将之固定做成圆饼状样品靶,待树脂固化后抛光直至露出锆石平面,用于之后的分析。

锆石一般150~400μm,颜色多样,大部分透明,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他形到自形,晶体形态包括短柱状、长柱状、浑圆状等。少数具有较完整的四方双锥或复四方双锥晶形,其锥面和柱面发育完善,自形程度较高,以长柱状为主,具有不同的长宽比,反映其可能结晶于岩浆物理化学条件不同的环境(刘显凡和卢秋霞,1997;汪相,1998)。

锆石电子探针的成分分析和阴极发光,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法国CameraSX51电子探针仪器及其附带的阴极发光探测仪上完成,分析电压为50kV,电流为15nA。锆石微量元素及U–Pb年龄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测定,其中分析仪器为Agilent7500a等离子体质谱仪,激光剥蚀系统为GeoLas2005。分析过程参数为:等离子体功率:1350W;激光波长:193nm;激光脉冲频率:10Hz;激光能量:>200mJ;光斑直径:44μm;分析时采用单点剥蚀方法,以美国国家标准物质局人工合成硅酸盐玻璃NIST610作为外标,以29Si作为内标,数据选用一个质量峰一点的跳峰方式进行采集。锆石U–Pb年龄测定采用国际标准锆石91500作为外标校正方法,每隔4~5个样品分析点测一次标准,在分析20次锆石U、Th和Pb的含量的前后均测定NIST610,以保证数据具有可比性。测试结果通过采用GLITTER软件计算得出207Pb/206Pb、207Pb/235U、206Pb/238U三组同位素比值、年龄及误差,单个数据点的误差为1σ,加权平均值的误差为2σ,年龄计算及谐和图的绘制采用Ludwig’s Isoplot(ver 2.06b)完成。

研究的大部分锆石阴极发光图像颜色明亮,具有特征的岩浆振荡环带(图2.32);少量锆石没有分带结构,阴极发光图像较暗。根据锆石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特征,可初步判断它们主要为岩浆型锆石(Vavra,1993;Crofu et al.,2003)。本文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锆石成分为,SiO2:33.197%~34.548%,ZrO2:63.087%~65.717%,HfO2:0.56%~1.749%。Zr/Hf值为37~85,平均为51,与一般的碱性岩成因锆石Zr/Hf值相当(丘志力等,2004),锆石成分特征与起源于地幔深部偏碱性的钾镁煌斑岩一致(银剑钊,2000)。

图2.32 宁乡I号岩管钾镁煌斑岩中锆石的CL图像

Figure 2.32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s of zircons in the No.I lamproite pipe of Ningxiang

2.4.4.2 锆石的稀土及微量元素

5个重砂样品中的27颗锆石进行稀土及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见表2.31。结果表明,大部分锆石ΣREE含量与已有典型钾镁煌斑岩的研究结果相符,少部分锆石ΣREE含量则与之相差较大,可能为其他碱性岩来源或钾镁煌斑岩捕虏体锆石,将不作为钾镁煌斑岩结晶锆石对象进行讨论。

湖南与钾镁煌斑岩有关锆石的微量元素Y含量变化范围很大(51.79~14779.92μg/g);Hf含量为0.66%~1.39%,平均含量为1.02%。Hf与Y之间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Yb/Sm)N的范围变化在10~230之间,Nb/Ta值为1.41~3.77,平均为2.06;锆石U含量为32.44~1761.14 μg/g,平均227.61μg/g;Th 26.53~643.71μg/g,平均156.69μg/g。Th/U集中于0.17~3.24范围,平均为0.90,但主要集中在0.4~1.0之间,显示出岩浆型锆石的特点。除洞湾Dw-03样品外,其他锆石均表现为LREE亏损HREE富集的稀土配分模式,以及明显的Ce正异常和适度的Eu负异常(图2.33),属于典型的岩浆型锆石的稀土配分模式,但和大多数幔源金伯利岩锆石有明显区别(吴元保和郑永飞,2004;钟玉芳等,2006)。

属于钾镁煌斑岩结晶锆石的ΣREE含量为239.22~894.73μg/g,平均为583.54μg/g,与前人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将这些锆石微量元素测试数据在微量元素对相关图上投影(图2.34),发现图上投点大部分落入西澳典型钾镁煌斑岩锆石的投影区域及附近,只有个别落在部分相关图的区域之外。显示湖南宁乡钾镁煌斑岩有关的锆石成因来源与西澳典型的钾镁煌斑岩的锆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Belousova et al.,2002)。

表2.31 湖南钾镁煌斑岩及相关岩石中的重砂锆石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图2.33 湖南钾镁煌斑岩重砂锆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图

( 部分锆石由于某些元素的缺失而没有投在图上,球粒陨石标准化根据 Taylor and McLennan,1985)

Figure 2.33 The chondrite-normalized diagram showing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EEs of heavy mineral zircons in lamproites from Hunan

(some zircons are not presented on the diagram due to their deficiency of certain elements,and chondrite-normalization after Taylor and McLennan,1985)

2.4.4.3 锆石U-Pb年龄

对5个重砂样中11颗有阴极发光图像及微量元素测试锆石的U–Pb年龄进行了测定(表2.32,图2.35),其中宁乡钾镁煌斑岩I号岩管4颗,III号岩管3颗,洞湾地区钾镁煌斑岩2颗,上五通地区白垩系红层2颗,年龄数据如表2.32中所示。年龄较新的6个锆石样品中,I和 III号岩管的2个锆石样品(I-2-Zr-01,III-Zr-05)具有较高的U、Th和∑REE含量,其U含量分别为185μg/g和472μg/g,Th分别为126μg/g和257μg/g,Th/U值分别为0.68和0.54,∑REE含量分别为691μg/g和769μg/g;它们具有典型的振荡环带结构,属岩浆锆石,年龄均为(104±1)Ma,为燕山中期喷发的岩浆结晶锆石;另外4个锆石的U、Th和∑REE含量接近,U为32~69μg/g,Th为27~62μg/g,Th/U值为0.83~0.90,∑REE含量为416~533μg/g,也是岩浆的结晶产物,但是否和前2个样品来源于同一母岩还有待研究。6个锆石样品中有4个样品(I-1-Zr-01、I-2-Zr-01、III-Zr-03、III-Zr-05)年龄比较集中,206Pb/238U年龄为99~104Ma之间,均落在谐和曲线上,加权平均年龄为(101.6±5.1)Ma(95%置信度,MSWD=25),但来源于III号岩管锆石(III-Zr-02)年龄则为80±1Ma,属燕山晚期。而洞湾钾镁煌斑岩样品DW-Zr–01-a的206Pb/238U年龄为(102±1)Ma,与加权平均年龄为101.6Ma的一组宁乡钾镁煌斑岩重砂锆石年龄相一致,说明它们是在同期岩浆中结晶的。

中生代印支期的2个锆石样,年龄分别为(217±2)Ma(I-2-U-Zr-02)和(237±3)Ma(DW-Zr-02-b),前者具有较高的U(1959μg/g)、Th(717μg/g)和∑REE(1312μg/g)含量,较低的Th/U比值,为0.37,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结构;后者U的含量为287μg/g,Th为304μg/g,Th/U为1.06,∑REE为555μg/g。和前人发现的钾镁煌斑岩锆石ΣREE含量一般不超过600~700μg/g一致(Belousova et al.,2002),显示两者的母岩来源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其微量元素及CL图特征判断,它们应该均为岩浆成因,后者可能来自钾镁煌斑岩。印支期是对中国大陆影响广泛而强烈的一次构造运动,和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结合(220~240Ma)(Li et al.,1993)明显具有同时性,可能是该区域发生的一次重要的岩浆活动产物的反映。对于该时期是否具有钾镁煌斑岩岩浆活动,以此单颗锆石年龄目前还不足以判断,还需作进一步的工作证实。

图2.34 钾镁煌斑岩锆石微量元素含量相关图

-宁乡及洞湾钾镁煌斑岩锆石数据投影, -西澳Argyle钾镁煌斑岩锆石数据投影,阴影区为西澳钾镁煌斑岩锆石微量元素含量相关性投影区,数据选自 Belousova et al.(2002)

Figure 2.34 Correlation diagram of trace elements of zircons in lamproites

-data plot of zircons in lamproites of Ningxiang and Tongwan, -data plot of zircons in lamproites of Argyle,Western Australia,shadow area is

correlation projec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zircons of lamproites from Argyle,Western Australia,data selected from Belousova et al.(2002)

新元古代(662±7)Ma(I-2-U-Zr-01)锆石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结构,较高的U、Th和很高的∑REE含量,具有典型岩浆锆石特征,其核心到边缘,微量元素含量逐渐增加,核心和边缘的U含量分别为493μg/g和787μg/g,Th分别为445μg/g和576μg/g,∑REE分别为6051μg/g和9351μg/g,Th/U值分别为 0.90和0.73,无法确定来源与钾镁煌斑岩的关系;新元古代(794±8)Ma (SWT-Zr-04),具有典型的振荡环带结构,其U、Th很低,分别为U(53μg/g)、Th(43μg/g),Th/U值为0.82,∑REE含量为962μg/g。它们的3组年龄明显不一致,呈现207Pb/206Pb207Pb/235U206Pb/238U的趋势,说明锆石的封闭体系可能受到一定的破坏而导致放射成因Pb的丢失,因此其U–Pb年龄的意义无法讨论。

表2.32 宁乡钾镁煌斑岩重砂锆石的U-Pb测年结果 Table 2.32 U–Pb age dating results of heavy mineral zircons in lamproites of Ningxiang

图2.35 湖南宁乡钾镁煌斑岩锆石的U-Pb谐和曲线图

Figure 2.35 Concordia diagram with zircon U–Pb data of lamproites from Ningxiang

早元古代锆石(SWT-U-Zr-01)207Pb/206Pb年龄为(2008±29)Ma,属于谐和年龄,3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反映了锆石U–Pb封闭良好。其U、Th和∑REE含量较低,U为31μg/g,Th为29μg/g,∑REE为202μg/g,Th/U值为0.94,具振荡环带结构,属于岩浆型锆石,该年龄锆石的存在说明在石门上五通地区含金刚石的白垩系红层中可能存在过早元古代的岩浆喷发事件,但这个事件和金刚石的成因关系暂时还无法评估。

本项目测试的湖南宁乡附近不同地点和钾镁煌斑岩有关的重砂锆石206Pb/238U年龄具有多组不同的年龄,可能显示研究区钾镁煌斑岩岩浆活动具有多期次的特点。这一结果和湖南金刚石分布十分广泛,在震旦系江口组、寒武系、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中均有金刚石的发现,金刚石的指示矿物镁铝榴石、铬铁矿等的分布与震旦系江口组、中新生代新老碎屑岩及红层均有关系指示湖南金刚石原生矿的成矿期可能具有多期次性的特征一致。

湖南413队的未发表资料显示,前寒武纪、古生代及中生代均有可能含有潜在的不同期次的钾镁煌斑岩或其他含金刚石的岩体,湖南地区大面积广泛分布的白垩系陆相红层沉积可能掩盖了一部分未被发现的基底。Zheng et al.(2006)对当地重砂锆石207Pb/206Pb年龄研究结果也显示,湖南沅水流域重砂锆石最大的年龄达到2980 Ma,也显示了太古宙热事件(岩浆或变质)的存在。本书发现石门上五通地区含金刚石白垩系红层样品中具207Pb/206Pb谐和年龄为(2008±29)Ma的古元古代岩浆锆石,某种意义上证实沅水流域具有古老的与金刚石有关的火山物质来源。

本项目获得较年轻的钾镁煌斑岩有关的重砂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布在燕山晚期,其岩浆活动和前人对中国东部玄武岩和辉绿岩等基性岩脉所获得的密集年龄区间(103~110)Ma(K–Ar和40Ar–39Ar法同位素年龄)具有明显的一致性(Li et a1.,1998;谢桂青,2003),显示出它们可能和中国东部始于中侏罗世的岩石圈伸展和减薄事件有关(范蔚茗等,2003)。

莫桑石与锆石立方氧化锆有什么区别?

莫桑石与锆石立方氧化锆的区别:

1、性质不同

莫桑石:莫桑石(碳化硅的一种)也称为carborundum,市场上大部分莫桑石均为人工合成,天然莫桑石非常稀少,仅出现在陨石坑内,其颜色多为暗绿色、黑色。

锆石立方氧化锆:立方氧化锆又名苏联石,天然立方氧化锆罕见,一般为人工合成。

2、用途不同

莫桑石:近年来研究开发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如用于发光二极管材料。莫桑石的外观与天然钻石极为相似,肉眼很难分辨,也是物理特性最接近天然钻石的一种宝石。

锆石立方氧化锆: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制成立方氧化锆后,立方氧化锆随之取代所有的磨制假钻石的原料,是由于它有着与真钻石非常相近的性质。

3、物理性质不同

莫桑石:硬度 9.25;光泽:玻璃,次金属光泽;条痕:灰绿色;透明性:透明至不透明;密度:3.218 - 3.22g/cm?

锆石立方氧化锆:立方氧化锆的密度颇高,比重为5.6至6.0。其硬度达8.5,虽低于钻石,但已超过大部份天然宝石。其折射指数为2.15至2.18,表面有金刚光泽。色散指数达0.058至0.066,超过钻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莫桑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方氧化锆

人工合成锆石的国内产地及发展现状

锆石在国内主要的产地为广西梧州,梧州的人工锆石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至2006年交易人工锆石数量已达80亿粒,人工锆石颗粒的年产量已达120亿粒左右,加工人工锆石的品种以合成立方氧化锆为主,其数量占国内合成立方氧化锆市场总量的80%以上,世界合成立方氧化锆市场总量的40%以上,可以说梧州人工锆石从星星之火发展到已遍及世界各地,梧州市也因此被冠以“人工宝石之都”的美誉。
中国生产的人造锆石主要是合成立方氧化锆,是将掺以稳定剂的氧化锆粉经熔化再缓慢结晶而形成的合成立方氧化锆晶体,通过对它的切割、打磨、加工形成各式各样的人工锆石成品,用于珠宝首饰、工艺品以及钟表、服饰等镶嵌的人工锆石系列产品。梧州的人工锆石产业,由原来的来料加工形式发展到人工锆石材料、机械设备、打磨生产以及出口一条龙的生产销售链,
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锆石加工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已经成为各地人工锆石投资商的热土。在梧州及周边地区从事人工锆石产业的人员超过十万人之多,在这里投资的、经营人工锆石的除了广东、福建等内地商家之外,还聚集广港、澳、台地区及意大利、俄罗斯、泰国、印度等地的商人。  为了扩大梧州人工锆石的对外影响,树立梧州人工锆石的品牌,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梧州市在梧州锆石城成功地举办了四届梧州国际宝石节,这些都进一步确立了梧州“人工宝石之都”的城市品牌,同时也使梧州的人工宝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梧州人工宝石业再上一个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